小儿脑瘫的症状类型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17年05月11日        编辑:baoshan     点击次数:283
[摘要]小儿脑瘫的症状类型有哪些?

   小儿脑瘫是一种综合性疾病,由于病因多种,脑损伤的部位,轻重度不同,所以其临床症状也各不相同。加之小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又在不断地变化,所以使得临床症状也更加复杂。因此小儿脑瘫的分型问题是经过了多次学术讨论才形成我国小儿脑瘫最新的分类主要介绍如下:

痉挛型脑瘫

   伸张反射亢进是本型特征。人能够灵活动作和保持姿势,是借助适当的伸张发射来维持。如果肌肉伸张发射性收缩过强,则手脚不能灵活的运动,关节活动范围受限,而给人一种痉挛性硬的感觉。伸张反射的中枢在脊髓,由大脑支配调节。大脑损伤失去控制脊髓功能,而出现脑的运动指令不能很好完成,从而出现运动障碍和异常姿势。

   一般低体重儿与窒息易患本型,约占脑瘫儿的60~70%。表现为伸张反射、起立步行两腿呈交叉肢位、呈尖足,膝关节屈曲挛缩,股关节内翻变形。

手足徐动型脑瘫(不随意运动型)

   以脚体难以用意志控制不自主运动为主要特征。包括颜面肌肉、发声、构音器官也多受累,故常伴有语言障碍。新生儿窒息、核黄疸为其常见病因。上肢损害多重于下肢。病损部位在大脑深部基底核,锥体外路部分为主,约占脑瘫的20%

   患儿表现为非对称的不自然姿势,做不出完整的灵活动作,反而表现出意图相反的不随意运动扩延全身动作。安静时不随意运动消失,紧张时颜面、颈部、上肢出现不随意运动。本型智商高者较多。

共济失调型脑瘫

   由于损伤小脑、脑干损害失去平衡功能的病型。不但肌张力低下,而且肌收缩的调节也不准确,从而不能完成正确的动作。手和头部出现震颤,呈醉酒步态。语言呈缺少抑扬声调,徐缓为特征。眼球震颤较常见肌张力低下。触觉异常和深部感觉异常。故患儿的肌肉收缩速度较慢与收缩能力低下同时存在,距离测定能力低下,定向力低下,意向性震颤,躯体的旋转幅度较小。

肌张力低下型脑瘫

   主要表现为肌张力低下,有低紧张的各种体征,如蛙状位、W形上肢、对折状态、外翻扁平足等。深部腱反射正常或亢进,可与末梢性瘫痪相鉴别。

   应该指出,脑瘫患儿在婴儿期时,不论是哪一病型都会有肌张力低而难以维持抗重力姿势的患儿。随着年龄增长而渐渐显现出各型的特点,所以婴儿期难以确定病型。

强直型脑瘫

   损伤部位为椎体外系。临床上见此型患者肌张力增强,肌肉的被动性低下,被动运动同出现铅管、齿轮现象,腱反射引出困难。睡眠时强直症状消失。在脑瘫患儿中,纯粹的强直型几乎不存在,常与痉挛性混合存在,成为强直痉挛型

混合型脑瘫

   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型混合的脑瘫、多见的混合型有:手足徐动型+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失调型;手足徐动型+痉挛型+失调型;失调型+痉挛型。

 

 保山安利医院康复医学科简介保山安利医院康复医学科是在2012年院领导的支持下在包丽雅主任的带领及全科19名科员的努力下,建设成为今天具有一定规模的集院前、院中、院后的保健、预防、诊断、评估、治疗及... [详细]

康复医学科咨询热线:17708757782

儿童保健与神经运动发育门诊叶医生联系电话:18725328902

门诊咨询电话:0875-2122807

医院预约电话:18087506274



交通指引
网站首页 - 医院概况 - 特色科室 - 典型病例 - 特色病种 - 名医名家 - 求医问药 - 患者服务 - 健康知识 - 护理园地 - 联系我们